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新研究稱:大多數恐龍可能是素食主義者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我們熟知的肉食動物恐龍,大多數可能更喜歡吃樹葉和草,是“名副其實”的素食主義者。其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提起恐龍,在大多數人印象裡都是些體型龐大、暴躁兇殘的食肉動物。比如始盜龍、暴龍、異特龍、竊蛋龍等一大批白堊紀著名“殺手”級獸腳類恐龍就更應 該是這樣了,獸字當頭,豈能食素? 但古生物學家最近發現,與之前的推測相反,大多數獸腳類恐龍並不像以前人們認為的那樣以肉食為主,而是一群偏愛植物的素食主義者。

食肉動物的牙齒通常較為尖利或呈鋸齒狀,看上去猶如一把切肉的刀。為提高進食效率,鋸齒通常垂直於牙齒邊緣。有些恐龍,比如雷克斯霸王龍有著又大又 尖的牙齒,顯然是食肉動物。其它的恐龍,如有角的三角龍,看上去像一個掠食者但其鈍化的牙齒更應該是用來啃樹葉的,很多獸腳類恐龍都有這類特點,它們的牙 齒似乎並不是最理想的肉食工具。研究人員研究了90種獸腳類恐龍的飲食,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是素食動物。他們從獸腳類恐龍的牙齒、糞便、胃裡面的消化物、 結石等上面發現了差不多20多種恐龍吃植物的直接證據,其中包括無牙的嘴、用於消化素食的胃。這些特徵表明大多數恐龍可能是素食主義者。

這一發現讓人震驚,同時對“幾乎所有的獸腳類恐龍都捕殺獵物”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參與這項研究的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林賽•扎諾 (Lindsay Zanno)博士說:“大多數獸腳類恐龍顯然適應掠奪性的生活方式,但似鳥龍類就顯得溫和多了。”似鳥龍類是獸腳類恐龍中的一支,正如其名,似鳥龍類恐龍 與大型鳥類,如鴕鳥、鵜鶘,在形態上相當接近,它們用兩條腿走路、有羽毛,更喜歡吃樹葉和草,只是它們還保留著長長的尾巴。

研究人員提出一種理論認為,隨著大陸板塊分離,一些獸腳類恐龍跑到了新的環境,漸漸變成葷素不忌的雜食動物,幫助它們開拓新的棲息地。再經過許久的 變化,那些喜歡吃植物的恐龍的牙齒掉光了,嘴變得很尖,脖子變得很長,它們就演變成了現代鳥類的始祖。扎諾博士說:“這一發現不同尋常,我們應該以新的角 度去看待恐龍這種動物的進化過程。”

這一發現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恐龍進化的寶貴線索,但為什麼有羽毛的恐龍最終飛上天空成為真正的鳥類?這至今是一個謎。扎諾博士說:“我們不知道是什麼驅使鳥類的祖先飛上天空,飛到樹上尋找食物只是眾多可能性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