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社交网络市场格局大变,MySpace大量用户流失

网易科技报道,ComScore数据显示,Facebook和YouTube正在排挤竞争对手,并且逐渐接管社交网络的整个市场。而MySpace用户正在逐步流失。

Facebook和YouTube在2009整年和2010年初网站用户流量持续增长,不仅如此,在社交网站中其流量也位居榜首。Twitter也赢得社会主流的关注,这使得其用户流量全年增加了5倍。

Facebook网站流量占社交媒体总流量41%

Facebook和YouTube流量名列前茅

观察下面的网站访客图表,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用户群从Myspace转向Facebook的趋势。2010年3月,在一社交网站流行榜单上,Facebook位居榜首,其网站访问量占总数的40%。MySpace 排名第二,网站访问量占总数的24%, Gmail占15%而Twitter占8%。而在2009年同一时期,MySpace占总流量的38%排名第一,Facebook紧随其后,占总流量的33%。

Facebook网站流量占社交媒体总流量41%

myspace市场被facebook蚕食

G-mail用户流量的年增长率持续变缓,而LinkedIn和Twitter此类网站在过去的一年指数持续增长。另一方面,Facebook则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高访客量。下面是一系列社交网站2009年三月和2010年三月网站访客量的对比图表:

Facebook网站流量占社交媒体总流量41%

comScore在数字分析和情报方面公认的权威。其提供的数据基于对一系列网站的综合分析和对美国家庭,商务和学校用户的受众测量。

But what are you afraid of【转twocold】

而你们在怕什么:今天,在一些论坛上,我看见了福建马尾审判三个网友,说真的,我的确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开始搜索,我先上了谷歌香港,结果就和我搜索胡萝卜和李子一样,页面再也无法打开,于是我上了百度,我只知道有三个网友,因为涉嫌诽谤,被抓了起来。那么他究竟诽谤谁了呢,诽谤了当地公安,我当时就想,这三个人完蛋了,诽谤了当地公安,再由当地法院审理,这审判结果岂他们不是都已经在当地饭店里谈好了。

本着公正的态度,我继续搜索这三个网友究竟是为什么诽谤了政府,但是线索到这里就断了,我先用了百度知道功能,百度表示不知道,当然,知道了也不会告诉你,于是,我使用了新浪爱问功能,结果爱问不问。最后,我大致知道了故事的内容,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故事,为了防止出现文章过敏的情况,我一概隐去了人物姓名。

主人公突然死了,家属怀疑是被轮奸致死,提出尸检,尸检的结果是主人公自顾自病死,并非强奸致死。家属怀疑警方包庇罪犯,提出还要尸检,但是相关部门并不配合。家属的情绪很不稳定。三位维权人士听闻此事,以死者是被强奸至死的观点,的将此事件做成了视频和文章,转发到国内外论坛。当地公安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死者是自然病死,随后,参与制作视频发帖等人当地公安机关逮捕,其中主要负责的三人,二审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到两年。

事情大致上就是这样的,就案情本身,关键是死者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个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证据,所以无法站在维权者或者政府的任何一方说事。政府认为,只要他们宣布了,这就叫证据,维权者认为,只要他们调查了,这也是证据。这件事情我并不了解,在其他众多的维权事件中,政府一定全错么,不一定,维权者一定全对么,也不一定。但是为什么政府永远表现出全错的态势呢?

其实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当地政府自己弄大的。如果他是真的自身突发疾病死亡,那么便让有公信力的地方来尸检,说服家属便是。很多网友说,政府急需成立廉政公署,来树立公信力,我认为廉政公署没有用,香港很少发生腐败事件,其实并不是拥有了廉政公署这四个字,而是因为廉政公署是独立的这三个字。我认为,大陆现在的国情是不适合成立一个独立的类似廉政公署的机构的,如果一成立然后来真的,那几乎所有公务员及其亲属都嗖一下不见了。但是,大陆最最急需成立的一个部门乃是独立的“尸检部”,这个尸检部必须拥有向廉政公署一样的独立性和公信力,必要的时候做到电视直播尸检。仔细回想中国近几年发生的公众事件,有多少是因为尸检而生。尸检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部门,因为现在的尸检结果,无论是真的假的,老百姓都不相信。排除这件事情,虽然我认为,很可能不少的尸检结果是正确的,但老百姓的怀疑也不是错误的。一个喜欢先定性再定罪的政府,其绝招也很容易被老百姓学去,所以说,我们要原谅老百姓动不动就认为自己的亲人是被人害死,而罪犯是被政府包庇了,尸检是被政府操纵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你不讲证据,那我也不讲证据,你不透明,我就猜测,我一猜测,你就说我诽谤,我再追究,你就说这是国家机密,我一闹大,你就……你就……你就反而省事了,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自然会有相关部门通知新闻部门这事情不准报道。但是,这一切埋下的都是仇恨的种子。

所以说,对于地方政府,这事情其实一开始就很好解决,绝对公正的尸检,如果真的是病死,说服家属,如果真的是被杀的,捉拿凶手。退一步讲,这个事情完全可以放到台面上,公开的去说清楚,大家拿各自的证据来说事,但官方是从来不屑于这么做的,他们认为这样降低了他们的威信。而且我们的官方永远是一开口就置自己于不利,你从来看不到他们坦诚的用我们人类正常交流的语言说话的时刻,永远用没有人性的官腔去对抗老百姓的哭诉。听音乐的朋友都知道,唱腔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你讨厌的唱腔,唱什么歌都是错的。

现在,那位女孩子是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那三位维权者的判决。至于诽谤罪,看来是非判不可了。类似的罪名不能从法律上去诠释,而是要从人情世故上去找结果。因为面子对于政府是很重要的,人家都关了你这么长时间了,尤其是因为这个理由,现在把你放出来,你法院是能得到喝彩,但是人家公安以后怎么混,都在一个县城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办公室不见桑拿见的,这见面了还怎么相处。其实这么多年,大家都误会了人民法院的意思,人民法院并不是指属于人民的并为人民服务的法院,而是指只负责解决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矛盾的法院。

这三位替他人维权的网友,被判了一年到两年以后,很多网友认为,这件事情代表了互联网的黑暗时期将要到来,代表了维权人士将要遭到打击报复,代表了网络的监督将要受到取缔和法办,代表了言论自由的彻底消失,我认为其实这些都不是,小小的一个县城的公检法,你不能把人家想的那么深邃,其实这件事情只代表了一个意义,传达了一个讯息,那就是——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是的,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我们见识了,我们都很害怕,但是我们也不知道,你们都在害怕些什么。

韩寒这篇文章在sina上被删掉了,发出来再看看。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Baidu,Google,和Soso用户搜索习惯和用户特点

搜索引擎不仅给商业运作提供了便利,也成了众多用户生活上的百事通。现在我从用户的搜索习惯一个十分表面的结果分析BaiduGooglesoso用户群体。

一般我们向其他人提问总会以开头,延伸出来的词有怎么”“怎样等等,搜索引擎也一样,当用户群体向搜索引擎提问时也必然以多开头了。当然,许多网站的长尾关键词产品都是以怎样XXX”怎么XXX”来做的。这样只是为了说明以这个字作为例子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因而能够从用户对某个搜索引擎的发问习惯判断这个搜索引擎用户的需求和用户搜索习惯特点。

一、百度发问前十(如图)

1.怎么样才能生儿子

2.怎样接吻

3.怎么接吻

4.怎样免费装扮qq空间

5.怎么样才能让皮肤变白

6.怎样减肥

7.怎样瘦腿

8.怎样下载视频

9.怎么瘦脸

10.怎么下载视频

首先分析十种结果的种类:1.属于健康生育类。 2.3应该是一类,我也不清楚应该归哪一类,应该是单纯或cj的一类吧。4.8.10都属于网络娱乐一类。5.6.7.9属于健康美容一类吧。共4大类(分类可能不尽准确)。

来分析一下第一类,怎样才能生儿子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这个用户不知道怎么生育求教方法(重音放在上),二是此类用户估计生了N个女儿,典型来求生儿子的方法(重音放在儿子上)。总之这类就是欠揍类型的。第二类估计cj一类的,看电视里别人的技术那么纯熟,自己也想学一学。第三类应该是那种不怎么会上网的人或者是那些中小学童鞋问的吧。第四类就是求医求美类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更甚之,没什么好说明的。

二、谷歌发问前十(如图)

1.怎样赚钱

2.怎样减肥

3.怎样申请qq

4.怎样开通qq牧场

5.怎样修改qq密码

6.怎样重装系统

7.怎样学好英语

8.怎样在淘宝网上开店

9.怎么赚钱

10.怎么开通qq牧场

种类:1.8.9是一类。2是一类。3.4.5.10是一类。6.是一类。7.是一类。共5类。第一类,看来很多用户在Google上寻找生财之道,向Google淘金呢,商业气息浓重了许多。第二类就不说了和百度差不多。第三类也估计和百度第三类的一样,果然哪里都有童鞋。第四类属于系统软件类了,比第三类技术高了点。第五类就是最令人欣慰的,还有人利用Google在学习,Baidu你看见了吗,gov看见了吗。这结果可以反映出Google的用户起码比Baidu的追求高了一个层次。

三、搜搜发问前十(如图)

1.怎么样才能让老公爽

2.怎么样才能让老婆舒服

3.怎样免费装扮qq空间

4.怎么样盗别人的qq号码

5.怎样

6.怎样修改qq密码

7.怎样减肥

8.怎么点亮图标

9.怎么点亮q吧图标

10.怎么

对于搜搜没什么好分类的,从结果来看就知道只能分两类:1.2是一类,其余的基本都是和qq有关的一类。

一般网络上都承认外事问Google,内事问Baidu,房事问天涯看了1.2点,看来房事这块,天涯要让位了,虽然搜索结果的第一条是天涯的。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房事的热衷程度,也许想学点花样,但自己又没经验,并且第一句老婆应该是主语,当老公确实爽而性福。

34689基本是这群人的日常上网活动,甚至从第4条可以看出这群人没什么知识技术不说,还有点邪恶的心理。

5.10看的出来他们发问了,但没问具体内容,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要问什么,茫然,就打了怎样”“怎么的字眼就去找结果,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就是玩一玩。或者他们有更邪恶的想法不敢打出来,先看看结果里有没有与我一样邪恶的人,结果发现没有。就算是有,这么和谐的网络时代,能让你们这些小邪魔看到吗?说到这里,应该很清楚他们是哪一群人了吧。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梅西

北京时间4月7日凌晨2:45,2009-10赛季欧冠联赛1/4决赛进行了次回合的较量,卫冕冠军巴塞罗那坐镇诺坎普球场凭借梅西的“大四喜”4比1总比分6比3领先阿森纳。

里奥·梅西,生于1987年6月24日,阿根廷著名足球运动员,现为巴塞罗那的前锋球员以及阿根廷的国脚,他被大众称为“新马拉多纳”。2009年12月1日,梅西凭借着08-09赛季带领巴萨取得西甲、国王杯、欧洲冠军联赛三冠王,击败C罗获得2009年欧洲金球奖。


梅西是一个先天身体条件并不好的人,他出生时只有3公斤47厘米,11岁时被诊断出发育荷尔蒙缺乏,而这会阻碍他的骨骼生长。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疗费用,幸运的是,他被巴萨球探看中,2000年9月,年仅13岁身高只有140cm的梅西去了巴塞罗那试训。此后加盟巴萨,开始了他闪光的生涯。




梅西是一个足球天才,确切的说,是一个自身条件并不好的足球天才,1米69的升高,加上瘦弱的身体,无论在足球场上,还是在那个竞技场上都是很差的身体条件了。总结他成功的原因,除了他过人的足球天赋以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他的足球环境和伯乐的赏识,在南美,足球的普及给了每个喜爱足球的孩子有了一个很大的培养和训练环境,加上国家政府对足球的重视,足球的发展可见一斑。当时只有140身高的梅西,能够有机会去欧洲训练,也归功于梅西有一个好伯乐阿帕里西奥(Salvador Ricardo Aparicio),正是他将梅西拉进了足球场。可见外国人比中国人更懂得“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道理。


相比之下从脚一直黑到头的中国足球,何时才是个尽头?自从杨一民、南勇等被带走后,今天又曝出6名中层足协官员被带走了,哈哈,官啊。我只能说一句辛苦中国的球迷了,对于一个足球爱好者来说,希望本国足球死去的心情是何等复杂!现代足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了,更甚至升华成了一种爱国情感和民族归属感,泱泱大国,他们的球迷确要把自己对足球的热情寄托在别国球员身上,是何等悲哀。

音乐

歌手名:lady antebellum
歌曲名:need you now

Lady Antebellum - Need You Now
Picture perfect memories scattered all around the floor
Reaching for the phone ’cause I can’t fight it anymore
And I wonder if I ever cross your mind
For me it happens all the time

It’s a quarter after one, I’m all alone and I need you now
Said I wouldn’t call but I lost all control and I need you now
And I don’t know how I can do without, I just need you now
Another shot of whiskey can’t stop looking at the door
Wishing you’d come sweeping in the way you did before
And I wonder if I ever cross your mind
For me it happens all the time
It’s a quarter after one I’m a little drunk and I need you now
Said I wouldn’t call but I lost all control and I need you now
And I don’t know how I can do without I just need you now
Ooh...
Guess I’d rather hurt than feel nothing at all
It’s a quarter after one I’m all alone and I need you now
And I said I wouldn’t call but I’m a little drunk and I need you now
And I don’t know how I can do without I just need you now
I just need you now
Oh baby I need you now



最近非常喜欢听这首音乐,至于原因,也许仅仅是喜欢。用老外们的话说就是“It's amazing”。是的,也许它确实打动了我。我是也算是一个非常喜欢听音乐的人。从我平生听过的第一首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开始,我非常感激初次给我介绍英文歌的高中英语老师。从此我收集了很多比较经典的英文歌。

80后的我,当然对80后的歌感兴趣,像Avril、alizee、lene marlin、jesse mccartney、coldplay等还有High School Musical上的一些,他们的歌一直都是我关注的对象。



经常我也在比较和区分英文歌和中文歌的不同之处,先看我在YouTube上摘录的两个网友听了这首歌后的留言:

This song makes me want to cry. I understand this feeling so much. And yes, I'm posting this at a quarter after one. Complete coincidence. ”

“this song reminds me of my mother in law who just lost a horrible battle to cancer, she passed on march 3,2010. Its not about us lol, but she liked songs like these. I know she would have and we would sing along to these when she had a drink or two. we miss you! She changed everyones life.”

我个人也经常比较,这属于文化的范畴了,其实按实际来看也没什么意义。抛开文化差异,我还是说出自己感觉出的3点不同:1.中文歌里最好听最动人是高潮部分,而英文歌里是除去高潮剩余的部分。2.英文歌除了在听觉上给人一种悦耳的感觉之外,它还能给人一种情感精神上的满足,很多歌曲背后都包含一个感人的故事,比如一首“moonlight shadow”,这首歌曾登上英国热歌榜榜首和被英国人使用最多的手机铃声。而这首歌据说就是甲壳虫乐队的创始人,摇滚乐之父约翰列侬的妻子在丈夫被枪杀后纪念他写的。很多中文歌比较短命,红一段时间就被忘记了,就是这个缘故。像“老鼠爱大米”之类的就是典型的代表。太多的爱呀爱的,反而不能表达出更多的感情,被人记住。一般认为,中国的文化要比西方的含蓄,而在音乐上,我觉得恰恰相反。3.英文歌的形式比较自由,无论是曲风还是歌词形式,好像没有特别的格式。
为什么有音乐?人有很多感情无法用语言或肢体等形态表达出来,因而有了音乐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转twocold]:陌生人的来信

因为以前有一个报纸写过去我老家自驾游的攻略,所以有一些来访者也曾找到过那里,送来一些小礼物或者拍一些照片,我都会看到,但是最近看到放在老家的一些来信,让我读后觉得非常无奈困苦。

我们国家有一个部门,叫做信访办。古代老百姓受了当地官员的冤屈以后,就会上京告御状,运气好的还能拦到当官的轿子,运气最好的能遇见微服私访的皇帝,这些小概率事件乃是支持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向往的精神支柱。到了现代,领导们都换上了好车,不能再用拦轿子的方式自杀了,更大的领导由于电视曝光率很高,也不能微服私访了,就算下乡,最多也是去一些当地领导特地安排的影视基地,和一些农民艺术家们进行表演,但那都是影帝们在飙戏,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信访办是很多遭受了不公正待遇的人们唯一的出路。

当然,很明显,他们想的太天真了,在一个司法不独立的国家,你怎么能指望突然会有一个政府部门为你出头呢,一个小朋友打你一下,他妈妈骂你一句,他爸爸还揍你一拳,你去他爷爷那里举报他儿子和孙子,你明显是还欠踹你一脚。虽然他们那挑高三十米的办公楼大堂里可能挂着诸如为你服务等文字,但人家是把这个当书法作品在欣赏,你怎么能把这个误会成人家的行动纲领呢。

于是,在明白了上访乃是自投罗网主动进入黑名单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碰壁以后想到了媒体,追求公正就变成了和追求女人一样,只要搞大了,这事就成了。毫无疑问,中国的媒体人和中国的公务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的追求和素养,媒体人基本上是有自己的媒体理想和新闻追求的,虽然他们也不能违反每天下发的禁令,但是只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以内,他们都是嫉恶如仇的。再比如车手,职业追求就是开的快,演员,职业追求就是演的好,但是我始终无法知道公务员们的职业追求是什么,是办公务么。也许他们的职业追求就是好吃好喝,游手好闲,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最终顺利变成官员,可以有权有势有灰色收入。恰恰因为他们没有正当的职业追求,所以他们没有职业素养。基本上,上访者在他们眼里都是没有大局观的刁民。

很多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朋友们把我当作了媒体,在杂志的稿件和我每天收到的信中,有不少都是希望我主持正义,帮他们写一写,让他们的遭遇引起媒体的关注。我每封信都认真的看了,但是我非常的无奈,这些事情在你们家庭的身上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对于新闻媒体,这已经失去了新闻价值,我相信就算我为你写一些什么,也不会有传统媒体的关注。而一件事情的解决,往往需要很多传统媒体的帮助才可以,领导才会出来装腔作势的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信中最多的是某个小区交房质量很差,某个小区边上是个垃圾站或者变电站,还有最多的就是我被强拆了。你如果被强拆了,那不是新闻,那是生活。如果你本人没有烧焦,还能收发邮件,全家老小全部健全,那就是幸福生活,你应该感谢国家。

最惨的一封来信来自于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所有的材料都很全,内容是一家人被强拆了,还有人受伤,家里的大部分面积被算成了违章建筑,他们去北京上访,结果材料被退回到省,省退回到市,市退回到县,县退回到村,然后每逢国家重大节假日,他们一家都被联防队监控起来,以防破坏和谐气氛。最后他们告到了法院,法院居然受理了。

天哪,法院居然受理了,法院难道不是政府的一个服务机构么,怎么会受理此案呢?我迫不及待了翻到了下一页。

在这一页里,法院居然很快判决了,判决的结果是原本政府要赔受害者二十万的,现在政府只需要赔十万。

在我收到的这些信件中,我并不能公布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并没有核实过,但是我个人又没有能力去核实这些。虽然我相信大部分都是真实的,甚至全部都是真实的,最多就是在艺术上多写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内容,但是对事情的大局上并无影响,操蛋的肯定是对方。对于这些需要帮助的信件,我觉得自己非常的无力。当然,他们并不是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带来曙光,他们只是在不停的向所有他们能想到的渠道尝试。

当然,真正苦难深重的人已经未必能够申诉,对于在正在申诉自己苦难的人,他们始终没有一个申诉的途径,他们曾经向干部申诉,后来发现好像除了干部以外也没其他什么人欺负他们,于是他们向组织申诉,后来发现组织是由大大小小的干部组成,然后他们找到了信访办去登记了一下自己,以便于公安机关监控,最后他们到法院去缴纳了诉讼费,这条路上绕来绕去都是敌军,于是他们另辟蹊径,他们找到了媒体,但是发现苦难者太多,自己的苦难不够深重,没有达到新闻的级别,然后他们找到了网络,但是发现倒霉蛋太多,他们的倒霉不够独特,没有达到被顶的级别,然后,他们怎么办?